马士基CEO:欧美对华技术出口限制,只影响了极少部分业务|每日速递
点击❤️,了解第三届中国(东疆)航运产业周
“贸易具有当今世界需要的许多特性,而且如果处理得当,贸易能创造财富和机会。”
(资料图)
3月25日-27日,为期三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,在北京举行。 今年的论坛主题是“经济复苏: 机遇与合作”。
3月26日,马士基首席执行官 柯文胜出席了该论坛,并发表了题为“推动全球合作,促进经济复苏”的演讲。
柯文胜表示:“我们正处于极具挑战的时代转折期。全球刚刚经历了近百年来最严重的疫情,欧洲陷入重大冲突,通货膨胀导致数百万人生活变得艰难,人们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充满担忧,世界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。尽管全球面临多种难题,但中国与其他地区的贸易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。中国对欧美的出口额在2022 年创下历史新高。而对于大家经常谈到的脱钩问题,西方与中国脱钩并未在贸易额上有所体现。近几年的紧张局势和贸易冲突,并未对贸易额产生明显影响。”
他认为,从贸易差额来看,欧美对华贸易逆差在疫情暴发后持续扩大,目前处于历史高位。就贸易额而言,中国对欧洲出口约为进口的3倍,中国对美国出口超过进口的3倍。
需要说明的是,欧美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,只影响了极少部分对华出口业务,因此,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:中国需求趋缓以及某种程度上进口替代。从长远来看,如此巨大的贸易失衡是不健康的,很可能会导致摩擦,需要得到妥善处理。
柯文胜说:“尽管面临各种挑战,我们仍然看到了贸易不断增长。由此可见,在面临观点分歧和局势紧张的情况下,欧洲、美国和中国的企业,显然已经找到了继续合作的途径。这无疑是一件好事,原因包括:第一,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,中国就是最好的例子;第二,就像今天一样,贸易有助于世界各地凝聚在一起;第三,贸易相互依存并非坏事。”
他强调,正如在全球贸易中所见,相互依存极大推动了各国之间进行对话。当然,也应该清醒认识到,贸易失衡是不可持续的。另外,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经历的供应链中断告诉业界,当下供应链存在灵活性和韧性不足的问题。供应链的韧性可以通过采购来源的多样化来建立,也可以通过利用技术和整合物流链,来更好地创造可视性和灵活性。
柯文胜还表示,过度依赖某些产品带来风险。研究如何多渠道获得关键资源,是一个明智的选择,但并非所有贸易都具有战略重要性。
2021年,欧盟委员会根据贸易数据,对欧盟贸易脆弱性进行了“自下而上分析”。
经过对欧盟进口的5200种产品进行分析,仅有137种被确定为欧盟高度依赖的产品,其价值约占进口商品总额的6%。在这些进口商品中,大约一半来自中国,然后是越南和巴西。 其中,34种产品占进口商品总额的0.6%,因其不能进一步多样化或欧盟生产替代的可能性较低,被欧盟委员会认为具有极高的依赖性。
因此,对依赖性的担忧不应成为去全球化的主要原因。
柯文胜总结道:“2023年,全球贸易面临逆势甚至下降的困境,同时又遭受不可持续的严重贸易失衡问题,自给自足的呼声使全球贸易变得曲折。但是,我们不能陷入贸易危害论的陷阱,因为贸易具有当今世界需要的许多特性,包括贸易促进合作、贸易相互依存、激励对话,而且如果处理得当,贸易能创造财富和机会。贸易并不是问题本身,而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!”
收藏年度特刊
点击图片,马上拥有
中国航务周刊2022年度特刊
欢迎通过留言,提供新闻线索,投稿可发送至hangwuzhoukan@126.com
本期编辑: Effy 审发: 王禹
标签: